Deliver Model

Posted on Dec 5, 2022

Index

傳遞模型主要是我用來探討訊息如何傳遞的分析法。

同步/異步

同步

指當你傳遞訊息的時候,需要 等對方立即回應。

舉例來說,像是面對面的對話或是視訊。這種成本非常高,因為會 把意識限定在上下文的語境中,通常只用來討論非常重要的事情,或是具有 時效性的問題

像是工作或是情緒性的分享,都適合用同步的方式溝通。同步溝通本身可以 強化一致性引發深層討論,對於 非語言的訊息傳遞也有不錯的效果。

異步

指當你傳遞訊息的時候,不需要 等對方立即回應。

舉例來說,像是 Facebook/Line 留言或是便條紙。成本很低,因為不需要等別人回覆,所以可以極大量的處理訊息,但是如果對方不想花力氣處理這個問題,基本上效率為 0

適合用來傳遞一些 決定性 的訊息,就是 結果本身不會因為訊息的溝通而有結果上的差異。比如說,告訴室友冰箱有點心可以吃,這種事情不會因為你不是當面說就會有結果上的差異。

限定/廣播

指你的訊息是不是針對特定的對象。

限定

你傳遞的訊息 針對 特定單位。

指針對特定族群或是個體,這種傳遞方式可以 客製化訊息 的內容,使內容更容易傳遞。舉例來說,我發了一個摯友的限時動態,在看到的人點進來的時候就心態就會和看普通的限時動態有不同。

或是老師在教室裡面上課,內容就是針對班上同學所定,也算是限定的傳遞範圍。

廣播

你傳遞的訊息 不針對 特定單位。

廣播可以算是非常邊界的限定傳遞案例,比如說學校廣播。這種模式其實只是程度上比較廣的限定,比如說限時動態本身就是一種廣播。

意圖/分享

意圖

指你傳遞希望接受方有回應的行為。

像是命令或是限時動態,其實都帶有意圖性。至於意圖性的強弱,可以用 重複投遞相同訊息的次數來衡量,或是可以用 不收到訊息產生的後續行動來衡量

比如說,我私訊學妹學妹不回,我就一直傳訊息轟炸,這樣就是意圖性強烈。或是爸媽說 “你不理我,我就和你斷絕親子關係”,這些都是意圖性的衡量方法。

意圖本身是一個非常微妙的特性,像是我覺得 IG Stories 本身其實帶有意圖性,因為會紀錄誰有沒有看過,而使用者自己本身也會知道。舉個例子來說,當我參加了一個活動,我發了一張準備工作的限時動態,同時間有個該來但是偷懶的人看到了,這本身就會傳遞意圖性。

分享

指你傳遞不在意對方的回應。

像我寫這篇部落格本身就是分享,因為我無法控制誰會看到,看到的人也無法回應。

這種方式的特性,會讓環境自己決定演化的過程,適合作為公開的文件或思想上的說明,而且對於觀看者本身不會有壓力。

綜合分析

無法避面的,如果你不是要當隱士高僧,這是一定要學習的問題。

我們活在世界上就是在傳遞訊息,如此而已,所以當要決定傳遞訊息的時候,就可以思考以上三個維度,確保綜合上的效果是你想要的。

我覺得最有趣的發現就是我們所使用的 媒介,本身就有具有隱含性質的維度,大家可以自己想想看,比如說 Messager、IG、Timeline 這些應用程式背後設計的原理,就會發現其鼓勵使用者的預設使用方式。

比如說 FB Timeline 本身帶有 非同步、中度廣播、中度意圖,非同步我就不解釋了,中度廣播則是會針對特定的使用者行為做推送訊息,中度意圖則是線性的閱讀過程,因為你只能序列化的觀看貼文。

很多系統本身都可以解析其背後的傳遞模型,最可怕的就是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在用錯誤的工具做錯誤的事情。